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劳动与文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与民俗——三年级“二十四节气”系列讲座之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年 10月 29日 浏览: 打印

2021年10月25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彭牧教授受邀来我校,为三年级同学做主题为“劳动与文明:二十四节气与民俗”讲座。这也是三年级组节气系列活动之一。作为中国民俗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专家组成员,彭教授全面参与了2016年教科文组织的非遗评审工作,助力我国“二十四节气”申“非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202110290912491997.Jpeg

彭教授首先向同学们说明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二十四节气在天文学上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古人一开始并没有发现地球是绕着太阳旋转的,那么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古人是通过一个名叫土圭的简单工具,观测日影的长度,发现影子的长短会根据时间的推移而循环变化。于是,人们将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又称日北至,影子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又称日南至;而后又将昼夜等长的两天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以上提到的四个节气,当时分别叫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周朝时期,节气发展到8个,多出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发展完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首见于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到了公元前104年,二十四节气正式成为历法,收录于《太阳历》中。二十四节气直接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每个节气对应的“三候”(动物、植物、气象的变化特点)对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的产生是对促进生产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有重要作用。

二十四节气形成之后,早在古代就已经走出国门,传入日本、朝鲜半岛、越南和东南亚等国家,并受到当地的重视与弘扬,足以显示其重大的文化价值。

第二部分,彭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流传至今的节气民俗。在古代,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仪式活动,例如,立春日皇帝需要在东郊迎春气(明代在东直门春场),春分人们“竖蛋”、“送春牛”等。中国的节气民俗还与饮食密切相关,例如立春饮食就体现出迎春、助阳的特点,倡导吃具有辛味的食物。古代有“春盘”,也叫“五辛盘”,因为盘里盛着五种辛辣生菜得名。民间的五辛盘,一般盛葱、姜、蒜、韭菜、萝卜等,是“迎新”之义。宋代就有了吃春饼的记载,明清时期有了春卷。萝卜也是立春的应节食品,明清以后北京人无论贵贱都嚼萝卜,称为“咬春”。

在古代生活中,节气还是诗人写作的重要内容,感时而作。例如,杜甫在《立春》一诗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最后,彭教授强调了二十四节气在当代的意义。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经验和智慧体现,是中华民族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体现。作为中华民族的小主人,同学们要学习、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更要学习先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灿烂中华文明的精神。

202110290912493427.Jpeg

202110290912494851.Jpeg

202110290912493871.Jpeg

202110290912499005.Jpeg

202110290912499907.Jpeg

202110290912491681.Jpeg

202110290912499641.Jpeg

撰稿:李杜芳、顾丽丽

照片:李新奇、顾丽丽、李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