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劳动的智慧:时间的故事——三年级“二十四节气”系列讲座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年 10月 14日 浏览: 打印

本学期,三年级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多学科融合,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学生了解天文历法与气候、农业生产的关系, 了解节气由来,了解与节气有关的农耕农谚、古诗词、民俗等传统文化,同时畅想未来,思考当人类进军太空,时间与节气又会如何变化?此外,老师们还引导学生将节气历法、节气诗词农谚与气候观测、体育运动、音乐节奏、绘画书法等当下生活相结合,以制作新年日历的形式集中展现自己的收获与感想。

作为节气系列活动之一,2021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黎耕教授受邀来我校,为三年级同学做主题为“劳动的智慧:时间的故事”讲座。

202110141413164339.Jpeg

黎耕教授以“时间是怎么产生的?”引入,用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向同学们讲授了地球公转自转与年、月、日、节气等时间产生的关系:地球绕太阳一圈的周期是365天5时48分46秒,所以人们规定365天为一年,并且每四年“一闰”使时间更精确;月亮阴晴圆缺的周期约为29.5天,结合历史上人们的喜好和地球公转周期,所以每月28、29、30或31天;地球自转一周约24小时,所以一天24小时;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的,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分,每15度为1等分,每一等分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202110141413161629.Jpeg

但今天我们使用的时间并不是轻易得来的。黎耕教授向同学们介绍,时间的产生与人类的劳动密不可分。从远古开始,人类在打猎、农耕劳动中就感受到时间产生的必要。人们观察日夜更替、气候变化和动植物生长的规律,总结相关经验,制定了“年月日”和节气,用它们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以我国为例,从夏商周开始,我国就有天文观测历史,并且人人都有观星、观云识别天气的本领。后来,人们还陆续发明了圭表、日晷、水运仪象台等观测工具。历法制定上,我国有元代的《授时历》、明朝的《太初历》等,其节气从最初的4个发展到24个,说明人们的天文观测不断精进,生产生活对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2110141413163370.Jpeg

202110141413163770.Jpeg

黎教授还告诉同学们,我们现在使用的历法有“公历”和“农历”之分,公历是世界通用的历法,主要考虑地球公转周期制定,属于“阳历”;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它既考虑了地球公转又兼顾了月亮阴晴圆缺,是“阴阳历”。有趣的是,二十四节气是按照“阳历”推算的,所以它在“公历”上呈现的日期也是基本固定的。

最后,黎教授带同学们畅想了未来的时间:今天我们使用的节气和年月日都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制定的。如果未来人类在月球、火星或其它星球上生活,时间会如何变化?什么是“脉冲星”?它对其它星球上的时间制定有何帮助作用?如果我们通过宇宙黑洞实现“穿越时空的旅行”,时间又会如何?

202110141413162553.Jpeg

黎教授的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疑问与设想。

最后,李杜芳老师组织大家分享感受。同学们表示:“现在的时间是前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未来的时间需要我们去挖掘、创造。”

202110141413167409.Jpeg

202110141413167693.Jpeg

撰稿:李杜芳、姜巍

照片拍摄:李新奇、顾丽丽、李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