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培养公众表达力,树立演讲自信心—记四4中队学生讲坛预热活动“我当道法小老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年 06月 25日 浏览: 打印

公众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孔明舌战群儒;苏秦主张合纵,说六国以抗秦;张仪主张连横,说六国以事秦……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青史流芳。正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丘吉尔也说过:“一个人能面对的舞台有多大,他的成就就能有多大。”良好的公众表达力能为我们的人生增添异彩。我们学校历来重视对学生公众表达力的培养,高年级同学们的学生讲坛活动中人才辈出,中年级的我们也对能站上学生讲坛充满向往。

走上讲台需要一腔热忱与激情,更需要日常的积累与训练,这学期,李老师鼓励我们先走上班级的讲台,开学初,同学们就根据自己的寒假见闻进行了一次班级讲坛展示。

活动过后,同学们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李老师决定让大家继续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进行历练,开展了“我当道法小老师”活动。选择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因为它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还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特别紧密,比如四年级下学期有四个单元12个主题,分别涉猎了校园生活中的同伴交往,社会生活中的消费与浪费,了解民生的衣食之源职业分工和感受传统的风俗文化与民间艺术,同学们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有积累的方面进行介绍。

为了降低难度,李老师让同学们自愿结成三四个人的小组进行合作,并提供了她提前准备好的全册的教学设计和PPT给同学们做参考,每节课先由同学分组讲授,后面再由李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这样的安排下,每个同学都既是学员、又是老师。

同学们听小老师讲课,自己又当小老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看看采访实录吧。

小老师们这么说:

准备课件可真不容易呀,虽然老师提供了基础的素材,但自己还是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每个知识点都得覆盖到。最难找的就是音视频素材和相关的故事或生活情境资料,觉得老师们平时备课好辛苦啊。

组织讲课更不容易。首先我们几个人要进行分工,每个人都要熟悉自己讲述的部分,还要衔接好。其次课堂气氛要调节好,既要活泼,又不能乱,花了不少心思。

就算一切都准备好了,站到台上感觉还是很紧张的,不敢看台下的同学,不敢放开声音,做什么动作也都不自在,不过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我也渐渐觉得放松和自信了,下次我相信会表现更好。

虽然准备和讲课都很辛苦,但我发现我对自己讲的课上的那部分知识印象最深刻了,估计这辈子都忘不了。看来付出以后得到的收获就是不一样呀。

同学们这么说:

听自己的同学讲课,觉得很新鲜、很新奇,听得很轻松、很自在。我也愿意向他们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我喜欢看同学们在课堂上播放的视频,听课本上没有的故事,增长了不少知识。我们喜欢形式丰富的课堂。

我特别喜欢小老师们设置的互动环节,比如进行角色扮演,我踊跃表演了好几次呢,让我印象深刻。

李老师这么说:

这次的小讲师活动很多小组给老师带来了惊喜,同学们备课时认真细致、充满创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形式;讲课时大方自信、滔滔不绝,有效地吸引了台下的观众;听课时安静有序、积极参与,表现出得体的听讲礼仪。虽然有时候需要老师的提示和补充,但也能很快摸清方法加以改正,老师为每一位勇敢上台的讲授者点赞!我相信在高年级的学生讲坛活动中咱们班一定会涌现出很多小演讲家!

在采访过程中,大家都对“我当道法小老师”的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觉得方式新颖、形式灵活,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公众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感受到老师的辛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懂得了更多的付出就能得到更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