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5年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04月 15日 浏览: 打印

各区县教委:

  几年来,各区县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稳妥可行的方案,使我市小学和初中入学改革工作整体运行平稳。2005年我市适龄儿童入小学人数少于去年,小学毕业生人数与去年相比也略有减少,约为9.5万人。2005年我市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生的比例将继续增高。

  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办法的改革,现将2005年北京市小学、初中入学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2005年小学、初中入学工作。

二○○五年四月四日

2005年北京市小学、初中入学办法

  一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小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制度。2005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保证社会的稳定。

  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出发点,在区域范围内积极稳妥地进行入学办法改革实验,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

  坚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区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此项工作的管理责任,负责制订、实施本区县小学、初中入学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此项工作平稳进行。

  二、具体规定和措施

  (一)入学资格

  1.凡年满6周岁(1999年 8月 31日以前出生)且具有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均须登记入学。个别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由区县教委提出方案报经区县政府审定并报送市教委,可适当推迟入学年龄。

  2.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小学毕业生,由区县教委负责安排其到公办中学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二)入学方式

  1.适龄儿童入小学,由各区县教委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为其划定入学登记范围。适龄儿童由其家长(或监护人)带领,在规定的时间持户口卡到户口所在地小学办理登记入学手续。家庭实际居住地不在户口所在地的适龄儿童,其家长(或监护人)可持房屋居住证及全家户口簿等必要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指定的小学办理登记入学手续。

  小学毕业生入初中,由各区县教委划定每所有初中学段中学的收生范围,规定入学办法。有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小学毕业生,应按时填写“初中入学登记表”,按所在区县教委的具体规定进入初中。

  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可以申请在毕业后回户口所在区县(如果其学籍所在区县和户口所在区县不同)或随其父母迁入的新住址所在区县升入初中(须持房屋居住证及全家户口簿等有关证明)。申请到非小学学籍所在区县入初中的小学毕业年级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在就读的小学填写“初中入学登记表”,由其学籍所在区县教委审核加盖公章,再到户口或家庭新住址所在区县教委办理登记手续,然后将“初中入学登记表”交回就读的小学。该生将由登记部门分配入学,分配方式由各区县自行确定。办理了在非学籍所在区县登记入学手续的学生,小学学籍所在区县不再负责其初中入学事宜。

  2.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可自愿要求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进入寄宿校(班)。

  公办寄宿校(班)跨区县收生,需经所在区县政府同意并将方案报送市教委。

  凡报名入寄宿制学校寄宿学习的学生,入学时须向学校出示学生本人2005年4月份以后在本市区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一般性体格检查(含肝功化验)的体检证明。学校可不接收经体检证明不适宜在校寄宿就读的学生为寄宿生。

  小学接收寄宿生,可按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和民办学校小学入学登记时间进行。初中接收寄宿生,可与非体改校的其它公办校接收走读生同期或在其后进行。

  3. 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可选择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和民办学校入学、升学。

  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和民办学校,除有寄宿条件的可跨区县接收新生外,均限在本区县接收新生。接收本区县新生,其入学计划由学校拟订,报所在区县教委批准。承担接收区县统一分配学生任务的学校,应首先完成接收统一分配生任务。寄宿制体改校和民办校初中入学跨区县接收新生的计划经区县教委核准并报市教委,同时送相关区县教委请其协助安排,学校要按批准的计划接收新生。

  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和民办学校,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操作。小学在非体改校的其他公办校之前进行入学登记;初中可与其它公办学校同期或在其之后进行入学工作,具体入学办法由各区县教委依据“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书面考试和检测”的规定确定。

  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接收小学毕业生的工作,仍执行京政办发[2001]33号文件精神;其中的兴涛学校、同仁中学、阳光红学校、八中怡海分校、电业中学、首师大附属良乡实验学校,可按照民办学校接收初中新生办法进行初中入学工作。

  4.小学毕业生可选择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外语特色校(班)、艺术类特色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文艺传统项目学校、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入初中并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区县如无外语特色校或外语特色校不能满足需求,区县教委可选择具备条件的初中举办不同语种的外语特色学校,或在初中开设第二外语。这些学校可依据外语单项测试成绩在全区县范围内接收新生。经批准举办的艺术类特色校,按艺术单项测试成绩接收新生。

  初中入学特长生测试工作由区县教委和相关部门统一组织,测试内容只限学生所报特长。各校接收特长生的名单须报区县教委核准,数量应控制在3%左右,具体计划报市教委体育美育处后向学校下达。初中原则上只能面向本区县接收特长生;有特殊原因需跨区县接收特长生的,须报经市教委同意。经批准接收外区县特长生的学校,应将已接收特长生名单及时通知被录取学生小学学籍所在区县教委。

  5. 外国语学校、艺术类特色校等按规定可对学生进行单项测试的学校,可以按文体、科技传统项目校接收特长生的程序和时间进行初中入学工作。设置英语以外语种和第二外国语课程的学校,其初中入学办法由区县教委制定,并报市教委;其中经批准跨区县接收初一新生的学校,按文体、科技传统项目学校接收特长生的程序和时间进行初中入学工作。

  6. 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和接收残疾儿童入学的普通小学附设的特教班,要按时做好新生入学工作。各区县对入特教学校和特教班有困难的适龄儿童,要根据其残疾程度,安排好其入小学随班就读;对小学毕业年级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采取到中学随班就读、到中学举办的特教班、转入特教学校等多种办法妥善安排,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7. 企事业办的公办子弟学校可以接收主办单位子弟入学。学校须在区县教委分配初中新生前,将主办单位职工子弟的名单报所在区县教委核定。对批准名单中不在本区县就读的小学毕业生,由子弟学校派专人持学校介绍信和区县批准的入学名单,按规定时间到学生所在区县教委登记并领取该生的“初中入学登记表”。

  学校可以按报经区县教委核定的名单接收“共建”单位的职工子弟入学,并按企事业办子弟校接收子弟生的程序和时间操作。区县教委要规范“共建”行为,严格控制“共建”学校的校数和其接收“共建”单位职工子弟的人数,有关“共建”双方的单位名单和学校收“共建”单位学生比例,要与区县小学、初中入学工作方案一起报送市教委。

  8. 各区县和各中、小学对持有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身份证明的适龄儿童和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应给予照顾。

  三、切实做好流动儿童少年入小学、初中借读工作

  (一)各区县在进行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的同时,要切实做好外地来京适龄儿童少年入小学、初中借读工作。要按照京政办发[2002]19号、京教基[2002]31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部门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文件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04]50号)文件的要求,与流动人口管理等部门加强联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在我市居住的外省市户口适龄儿童、少年入小学、初中借读工作。

  申请在本市借读的学生,可于开学前一周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接收借读生管理的通知》(京教基[2002]36号)中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二)在小学、初中入学工作中,对持有区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开具的“原北京下乡青年子女身份证明”、市(区、县)教委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军人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区县侨务办公室(侨务科)开具的“华侨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我市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开具的学生与父(或母)关系证明及其父(或母)本市常住户口登记卡的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或持有“中建二局一公司职工子女身份证明”的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以及有政府人事部门签发有效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北京市引进人才子女、外省市驻京机构人员子女、在京投资企业人员子女和留学回国人员子女,按有本市户口的学生对待。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各区县要严格按照市教委的统一规定操作,同时在去年入学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入学方案,科学合理地制定操作程序,依法安排好每一个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按时入学就读。区县统一分配小学毕业生入读公立初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分配方式。

  各中学不得给小学生举办各种名义的培训班、补习班,并通过测试从中筛选初中新生,不得通过组织小学生学科竞赛或各种活动从中筛选初中新生。

  (二)各区县教委应将外区县学校在本区县接收初中新生的计划,纳入本区县初中入学工作中一并完成,为其确定录取名单,并及时将录取学生的“初中入学登记表”转送有关区县教委。录取校必须接受各相关区县的录取结果。在规定程序和时间内未完成初中入学计划的学校,不再进行补录工作。

  各校录取外区县小学毕业生的初中新生名单,经本区县教委主管科室批准盖章。录取校于规定时间派专人持学校的介绍信和区县批准的入学名单到学生所在区县提取新生“初中入学登记表”,各相关区县主管部门应予以配合和支持。

  (三)各区县应保证小学、初中入学工作必要的经费。

  各中小学校均不得收取入学报名费。

  在初中入学工作中,传统项目学校对特长生进行文体特长测试,特色学校进行单项测试等需向参加测试的学生收取费用的,须严格按照京价(收)字[1998]第288号和京价(收)字[1999]第119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各学校要执行市教委京教财[2002]43号文件,远郊十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交杂费;城近郊八区低保户的学生免交杂费,其他小学、初中新生报到时,按规定应缴纳一学期的杂费。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可按物价管理部门的批准,收取一学年的学杂费;民办学校可按规定收取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杂费。各类学校的收费,均要按物价等有关部门批准的收费单位进行操作,不得跨期收费,更不得超越“北京市中、小学统一收费项目、标准卡”的规定自立项目乱收费。

  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我市公办中小学借读免交借读费。本通知第三部分(二)中提到的按有本市户口对待的无本市常住户口的借读生免交借读费。

  (四)各区县和各中小学均须按市教委规定的统一时间安排中小学入学工作(时间表附后)。

  各中小学都要按区县教委规定的日期发正式“入学通知书”。在规定放暑假日期前,各小学要负责本校毕业年级学生的教育工作。

  各区县要严格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控制新生的非正常流动,尤其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公办校擅自接收已被其它校录取的新生,以保障各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各区县教委应按规定时间将本区县小学、初中入学具体实施方案报市教委。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结束后,各区县要认真总结经验,并按规定时间将书面总结材料和快报表报送市教委基础教育处。

  (五)在初中免试入学的同时,各区县要按照课程改革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以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小学毕业考试要坚持学校自主命题的原则,区县要制定具体办法,确保试题质量。区县不得组织统一的毕业考试。

  小学毕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考试的范围、目标、方式均应按市基教研中心制定的考试说明执行。各区县和学校要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出发,结合课改的进程和要求,积极进行小学毕业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实验,正确引导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六)小学、初中入学工作是基础教育整体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区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顾全大局,规范操作,杜绝违规现象。要面向社会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采取多种方式讲明政策,公示学生可入读学校的名单、条件和程序,增加透明度。

  各区县要完善监督机制,做好信访工作。要向社会公布学校和区县的咨询和举报电话,耐心、细致地向市民解释相关政策,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质询,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维护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树立首都教育的形象,保持社会的稳定。

  附件:1.北京市2005年小学入学部分工作日程安排

     2.北京市2005年初中入学部分工作日程安排


附件1

北京市2005年小学入学部分工作日程安排

  4月22日前

  各区县教委将本区县经区县政府同意的小学入学具体实施方案报市教委备案

  5月 1日始

  民办学校、经批准在较大范围接收新生的学校和有特殊入学要求的学校,公布经区县教委审批的接收新生入学广告

  5月20日始

  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民办学校进行小学入学登记

  6月 1日前

  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民办学校核发小学“入学通知书”

  6月11日--12日(公休日)

  公办小学进行入学登记

  6月25日—26日(公休日)

  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和接收残疾儿童入学的普通小学附设的特教班进行入学登记

  7月 7日--8日

  各小学、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和接收残疾儿童入学的普通小学附设的特教班核发新生“入学通知书”

  7月20日前

  区县教委向市教委报送小学入学快报表

  10月14日前

  区县教委向市教委报小学入学工作书面总结

附件2

北京市2005年初中入学部分工作日程安排


  4月15日前

  区县教委向市教委体育美育处报送初中接收文体、科技特长生计划

  4月22日前

  各区县教委将本区县经区县政府同意的初中入学具体实施方案报市教委备案

  4月29日前

  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填写“初中入学登记表”

  各区县教委将学校跨区县接收初中新生计划报市教委备案,并送相关区县教委

  5月 1日始

  民办学校、经批准在较大范围接收新生的学校和有特殊入学要求的学校,公布经区县教委审批的接收新生入学广告

  5月 13日—14日(14日为公休日)

  区县教委受理回户口所在区县和到家庭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县初中入学登记

  区县教委受理企事业子弟校等学校收初中新生登记

  5月14日--15日(公休日)

  文体、科技传统项目校受理小学毕业年级学生报名

  5月21日--22日(公休日)

  对报名的小学毕业年级文体、科技特长生进行特长测试

  6月1日前

  公布文体、科技传统项目初中录取特长生名单 

  6月13日--15日

  小学举行毕业考试

  6月19日--20日(6月19日为公休日)

  区县教委接收回本区县学生“初中入学登记表”

  企事业子弟校等学校到各区县教委领取已批准录取学生的“初中入学登记表”

  6月25日—26日(公休日)

  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进行入学登记

  7月1日前

  区县教委通过各小学公布初中入学分配结果

  7月2日--3日(公休日)

  后期进行初中入学工作的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和民办学校进行初中入学报名

  7月4日

  区县教委审批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和民办学校初中入学录取名单

  7月5日

  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和民办学校到各区县教委领取已批准录取学生的“初中入学登记表”

  7月7日始

  区县教委通知各中学初中入学分配结果

  7月8日--9日

  各中学(含接收小学毕业生的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发新生“入学通知书”

  7月20日前

  区县教委向市教委报送初中入学快报表

  10月14日前

  区县教委向市教委报初中入学工作书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