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探古今路,寻文化内涵;品人生路,感民族精神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年 05月 28日 浏览: 打印

探古今路,寻文化内涵;品人生路,感民族精神

——四年级语文组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路”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路的开拓者”身上所具有的崇高的民族精神,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2017年4月到5月,四年级语文组结合教材以“路”为主题的第十单元的学习,以及四年级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年级教育活动,开展了“探古今路,寻文化内涵;品人生路,感民族精神”的学科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前,四年级语文组的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多次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研讨,重新整合了单元内容,设计了两个“任务群”及相关活动。

任务群一:探古今路,寻文化内涵

首先,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青藏铁路简介》与《丝绸之路》两篇课文,尝试发现两篇文章的异同。

这是学生绘制的《青藏铁路简介》与《丝绸之路》对比双气泡图。

带着自己的初读感悟,学生在课堂上深入研讨两篇文章,于是逐渐发现了介绍“路”的文章在内容、结构、写法上的规律。这些写作规律的发现,为后续在实践活动中撰写古今名路的介绍提供了范式,有效避免出现资料简单叠加的情况。

之后,学生参观了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通过参观和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路”的伟大的背后,其实是“人”的伟大。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路”的开拓者身上所具有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一寸丹心为报国”的爱国情怀。

最后,引导学生选择古今名路或身边的路进行研究,仿照《青藏铁路简介》以及《丝绸之路》的结构和写法,写一篇路的介绍类文章。

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文章的表达,同时也在研究古今名路和身边的路的过程中,了解了“路”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任务群二:品人生路,感民族精神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邓稼先的人生之路》,并利用思维导图尝试发现人物小传的写作特点。

通过深入阅读,学生发现,传记一般从传主的出生开始写起,然后按时间顺序写传主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的求学经历、之后的工作经历以及生活经历,最后评价传主的一生。在写法上,传记通常会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恰当地运用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等等。

在对传记的结构以及写法都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古今名人进行研究,并撰写人物小传。

通过撰写名人小传,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这些名人身上,深明大义的民族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等等。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民族精神,他们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促进社会发展的栋梁。而今天,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

总之,此次活动在“任务群”理念的指导下,基于现实生活所需,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不仅使学生实现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同时也在润物无声的境界里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