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09月 19日 浏览: 打印

编者按:

  教师节前夕,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与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共同举办了“师德建设研讨会”。来自大中小学的教师代表与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观念、新内涵、新要求和新热点、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本版今天摘登与会者的发言,希望把师德的话题引向深入。



  唤醒师德建设的时代自觉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 张宏遵

  若干时间以来,我们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注重精神文明,重视师德建设。然而,我们又似乎面临着比任何时候都显得严峻、显得突出的道德危机和师德困惑;若干时间以来,我们重视了市场,重视了利益,重视了经济价值,导致我们远离人文价值,以致金钱至上、见利忘义、学术腐败等在教育领域大行其道。

  为了尽快发展生产力,我们当然要搞市场经济。但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到市场上去交换。公共权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利益,永远都不能进入市场。如果教育也要产业化,那就不再有人民大众的教育,师德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当然要尽量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关注他们眼前的具体的实际利益,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一类的事;但同时,我们也要尽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守社会的“底线伦理”,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要在全社会彰扬美丽和崇高;把握终极目标和核心价值导向。

  在社会转型期、新旧秩序交替期,我们在道德建设上注定要面临种种选择的困惑和辨识的艰难。为此,我们特别需要唤醒时代自觉。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时代坐标,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才能走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误区,走出“市场万能”的认识误区,走出从一个极端滑到另一个极端的行为误区,从而使教育事业回归本质,回归规律,实现师德主体的真正解放。

  从跨学科视角研究师德问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博士 田玲

  师德问题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也是跨学科的理论问题。单学科视角不足以使我们从问题的现象进入本质,也不足以使我们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师德问题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宗教学或哲学、数学等。从伦理学角度看,师德可以是道德商数问题;从心理学讲,道德又与认知相关;从教育学角度看,师德涉及教师的人格问题。而从宗教学或哲学角度看,师德问题还涉及人性的认识。从这些学科出发可以确定,教师身上道德商数高低、人格伟大与否、交往频度的疏密、社会资本的多寡都可以成为评判教师师德状况的指标与尺度。

  师德建设中的问题是系统的全方位的。举例来说有研究态度问题、经费使用问题、情感堕落问题、师生交往中情利交换的现象、心理与道德相关联的问题,等等。造成目前师德问题的成因不能只看现在,还要看过去;不能只看个体或小范围的事件,还要看整个社会环境与系统。

  面对师德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有跨学科的视角,借鉴、思考和吸纳其他学者已有的相关研究与独到见解,如一些宗教、哲学、法律与经济等学科研究者的共识。因为,师德问题是人性问题的表现,是社会系统性问题的表现,也需要跨学科的理论视角提供解决的方案。

  守住心灵宁静 建设精神乐园 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特级教师 魏书生

  一个人是否快乐,不主要取决于他在什么岗位,而取决于他爱不爱自己的岗位。一个老师要工作得快乐,就要努力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家园。人与本职工作有五种境界:1.无心无意;2.三心二意;3.半心半意;4.一心一意;5.舍身忘我。人在无心无意、三心二意的境界中干工作,即使做了大官,也还是不满足、不幸福、不光荣,还是要争名于朝、争利于夕,也还是会信念流浪、灵魂飘泊、思想浮躁、远离精神家园;人在一心一意、舍身忘我的境界中干工作,即使种地、做工,即使做普通的农村教师,也会心灵宁静,信念坚定,灵魂安定,思想深沉……因为他们有着坚固温馨、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

  我见过许许多多快乐的老师,他们外在的差异非常大。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即那些快乐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十分热爱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互敬互爱,融洽和谐,即使他们的学校在深山,即使他们的桌椅只是几块破木板。因此,一位老师想快乐,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牢固地建立起热爱学生的精神家园。

  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有的青年教师问我:“大家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怎么办?”单就各种各样的新理论、新概念,我也会感觉自己“昨天还知道怎么走,今天就手足无措了”。茫然徘徊的时候,我想到按法规、按制度办事。《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育部的有关条例都有规定,“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热爱学生”、“因材施教”、“发扬民主”、“祟尚科学”、“以人为本”、“尊重个性”、“自我教育”、“主动自学”、“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生动活泼”、“勤奋刻苦”、“认真继承”,“等等。看到法规,心不再乱,不再争论,不再权衡,认认真真地照办,持之以恒地执行,教师便找到了精神乐园,学生的身心也找到了运行轨道。

  不管怎么发展、怎么变化,做一名老师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依法治教不会变。这不仅是事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根本利益的需要。守住心灵的宁静,就有了一个精神乐园,就能在尽责的同时更深切地享受人生的快乐。

  做高尚师德的实践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师德标兵 林崇德

  讲学术道德首先要有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在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中有创新意识;自觉树立法制观念,不做任何学术道德失范的事;保证学术评价的公平和公正。

  到2005年暑假,我已带出6名博士后、53名博士。他们中已有31人晋升为教授,25人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我认为,作为一个学者,著书立说是工作的需要,但首先要成为高尚师德的实践者,当前尤其要身体力行反对学术腐败。我与学生一起做研究、学术成果署名时,学生的名字往往排在前面。在我的论文著作中,十分重视原始资料和原始数据,绝不允许半点篡改和修正;我始终坚持无论参与什么类型的学术评价组织,首先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心理学科。在参与各种推荐、评审、鉴定、答辩和评奖的活动中,我都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从不滥用学术权力。

  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就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1986年以来,我积极创造条件,先后送16位研究生到美国深造,他们学成后,有15人按时回国;多年来我积极扶持年轻学者,自1988年起,先后推荐两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担任副所长;作为大学教授,被邀请讲学和评审的机会不少,但我从不多收讲课费和评审费,不知多少次退还或寄回超标准的酬金;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我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多次谢绝有关来访要求,更不收取包括现金在内的谢礼。

  在45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努力实践自己在师德上的追求,即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坚持严慈相济,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我对研究生从招生、入学、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我所指导的研究生,都要过实践关。而同时,我不仅在学生求学期间给予关心,即使毕业后仍然“跟踪服务”,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我关心学生的“帽子”,为他们晋升职称努力创造条件;关心他们的位子,为他们职务升迁介绍情况,积极推荐;关心他们的房子、妻子(丈夫)、孩子,也关心他们的台子,即发展学科的平台,为各地学生所在单位的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出谋划策……

  重建有魅力的师德教育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 张红

  是什么原因使得师德教育与空洞乏味之间划上了等号?是什么原因使得师德规范在老师们眼里仅仅是外在行为的束缚而不是源于内心的追求?如何重建有魅力的师德教育?

  就师德教育本身的内容而言,的确有许多值得推敲之处。比如它的过度理想化,把一部分教师能够达到的道德理想等同于所有教师都必须达到的道德规则;比如它的过分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它的相对落后,无法体现新时代教育人际关系的所有特征;还有它的“泛适应性”,不能很好地反映教师的“专业道德”。师德精神的内涵也不能为广大教师完全认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关于教师的经典比喻——红烛,它曾被认为教师道德的最高体现。据调查,相当数量的年轻教师并不接受这一说法,而师德教育的形式,体现的依然是外在的强迫和灌输。

  有魅力的师德教育的首要特征是“生活的”。可以将职业规范的内容浓缩为教师生活的三个方面:一是对待职业的,称之为“敬业”;二是爱生,这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核心;三是师格,就是选择了做教师,实际上等于选择了一种人格类型。这样一来,职业规范就具备了理论指导的意义和功能;

  第二个特征是“智慧的”。相当数量的年轻教师不再仅仅追求“苦干”,他们希望效率,希望掌握教育的艺术,希望“巧干”,希望在职业生活之外拥有健康而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因此,传统师德的内涵在“奉献”的基础之上,应提倡新的境界———“智慧”和“发展”;

  第三个特征是“建构的”。道德需要内心情感的体验、头脑理性的思考、真正行动的实践。因此应该抛弃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开放式研讨、网络论坛等形式引导更多的教师来探讨、思考深层次的专业伦理问题,体验这个职业的辛劳与付出。

  降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心”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杨东平

  当前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固然有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等外部的原因,但更值得重视和认识的,是我们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习惯通过宣传那些道德高尚的模范教师来推进师德建设,这无疑是必要的。这些优秀典范为教师职业树立了一个可以追求、可为楷模的道德标准。但是,规范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更重要的是基础性道德,即所谓的“底线伦理”。这意味着可以不对一个人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但必须规定他绝对不许超越的下限。这通常也就是法制的界限——教师作为一个公民,首先必须遵纪守法。对教师固然应该有更高的道德要求,但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行为首先必须依法、守法、合法。例如,对待学生可以不爱,但要尊重。多年来,当我们习惯性地从道德上美化教师职业时,却并没有为现代教师人格的塑造注入新的营养。师德建设落到实处,首先就是落到这一法制的层面上来。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不是可以有效地减少那些最坏的现象发生吗?

  以道德宣教为主的师德建设的另一个不足是往往失之粗疏,对教师有许多笼统、抽象的道德要求,却缺乏清晰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准则和细则。师德的普遍提高必定依赖一种良好的制度。由于没有严格细密的规则和事先的告知,事后的定性、追究、惩处往往也无足够的依据,经常是连犯法、违规违纪还是私德问题都说不太清。

  我们惯常倡导的师德,是一般号召加个人自律,将师德主要视为一种个人修养,较多强调教师个人的自律。显然,仅仅重视个人修养、仅仅要求教师自律是不够的。现代大学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教师自我管理、学术自治的制度,教师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包括学术规范、教师职业操守、伦理等等,应当是由教师群体参与制定和共同维系的道德生活,从而将个人行为变为群体行为,形成教师职业的荣誉感、道德感,形成教师群体的共同文化。只有形成了教师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业规范”,以及这样一种道德氛围和文化环境,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提升。

  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成都盐道街中学特级教师 李镇西

  一说到师德,许多老师往往想到“爱心”。这是对的,但是不够的。师德当然包含着对学生的爱,但还要有“爱的智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今天的师德内涵还应该增加一个重要内容——自觉提高专业化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型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反思”绝不仅仅是“想”,而是与一系列的“做”相联系。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

  这里,我特别强调对教育失误的反思。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优秀还是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是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应该是今天师德的新内涵。

  教师专业道德建立是历史必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檀传宝

  我们为什么需要“教师专业道德”?建立教师专业道德的意义何在?

  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教师的职业道德或专业道德。在现代社会,教师专业道德的存在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有密切的关系。

  教师道德的概念之所以会从一般性的“职业道德”形态向“专业道德”的方向转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教师专业化实质上是回应时代要求,提升教师质量的运动,而教师质量与专业精神不能分离,因此由抽象、模糊、未分化的师德走向具体、明确和专业化的伦理规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第二,教师专业道德取代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道德规范,还有进一步规范和保护专业利益和权利的积极意义。第三,早期教师职业道德抽象、模糊、未分化等特征,还与教育专业性较低、人们对于与专业工作相关联的专业伦理要求研究不够、理解不深入也有关系。而随着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师专业特性、专业道德的具体内涵的理解程度不断提高,这一非专业状况必然会得以改变。虽然教师专业道德的最终建立道路仍然十分漫长,但是从今天世界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许多研究成果和已经建立起来的教师道德规范的形式(如守则、公约、规定等等)来看,“教师专业道德”的概念已经初步建立。其基本内涵与过去的一般性师德要求相比较,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而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所建立的伦理标准都有较为充足的专业和理论依据,充分考虑了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实际;师德规范在内容上全面、具体、规范,要求适中。

  由一般性的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特征更为明显的教师(或教育)“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实际上是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专业道德概念的建立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具有相同的历史必然性。

  反思当代教师的职业道德 北京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吴国通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是“育人”,因而“为人师表”就成了人们对这个职业期望的重要标志。多少年来,教师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铸就了传统师德的“蜡烛精神”。直至今日我们仍可在很多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看到这种精神,体验这种师德。

  进入21世纪,在教育实现普及化的今天,教师的生存需求也上升到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层面。转型期的震荡不断挑战着今日教师形象。当代师德内涵应该怎样与时俱进,自然要引出我们新的思考。

  敬业爱岗是当代师德的第一标志。育人的特殊性不允许教师在岗不爱岗、从业而不敬业,更不允许正业副业分不清。尤其是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只有真正走进来的人才有可能做出真的教育,从而不误人家的子弟,因此强调爱岗敬业是当代的师德之首。

  没有改革就没有真正的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这是当代师德必须要强调的第一要务。教师要适应时代变化,必须更新教育观、投身课程改革。在比较中外教育利弊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当代基础教育的主体说、个性说、生命说;努力克服传统的死读一本书的灌输模式;努力克服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应试性的学习。

  建立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积极和谐的关系是鲜明当代师德形象的第一策略。例如我校在教师岗位形象规定中强调了师生是尊重与引导的关系,“尊重”比“热爱”更重要;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中我们突出了服务与合作,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人际关系如果不清不白,首先抵毁的是自己的人格尊严。

  随着社会的进步,师德应该有所扬弃,更要有所发展。

  呼唤师道传统创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毕诚

  弘扬师道的创新精神,继承和发扬师德传统,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时代课题。在这里,我们应该———弘扬“自存本心、自立自得”的创新精神。立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继承和弘扬中国师道传统,为国家和民族的教育振兴艰辛探索、开拓创新,是我国教师唯一正确的选择。教师职业是最有实践性、探索性和独立性的职业。一个优秀教师最可贵的精神,就在于坚持不懈地以科研的态度与精神从事教育实践,在实践研究中创立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形成个性化的实践特色。心地洁净,必然不为眼前的物欲所牵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有所不为。

  继承“必仁且智、知行合一”的师道传统。道德修养过程是一个从内心向心外延伸的过程,心理道德因素的知、情、意、好、恶、欲只要端正了,延伸到心外的行动也就是正确的了。因此,道德修养更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主观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去体悟,直至产生“顿悟”,达到质的飞跃,这是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坚持“知体达用、实现真我”的师道原则。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之前,应当对教育每一个人,包括自己,都有十足的信心和必将获得成功的快乐感。因为教育的任务说到底就是引导人成长和发展,并进入到一个人性发展成熟的真善美境界。

  师德建设的信念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建军

  师德建设至少在信仰支撑方面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筑当代中国人民教师的信念体系,二是对全体教师进行坚定正确的信念教育。

  这个信念体系,大致可以包括理论信念、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学术信念和生活信念等几个方面。理论信念是一个人信念体系中的最高层次,简单地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哲学中许多原理并不是抽象的,只要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道理,就会形成一些自己的基本信念;

  政治信念是教师应具有的政治上的敏感性和辨别力:在原则问题上能够明辨是非,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与党和国家的事业联系起来。这也是一个政治眼界问题。有了这种眼界就可以更客观更敏锐地看待世界,正确地分析社会问题;

  崇高的道德信念是一个人道德水平和道德自觉性的集中表现。教师不仅是学生做人的楷模,而且也可以说是社会的楷模,社会期望他们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教师不论是在社会公德层面还是在职业道德层面,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应该做出表率。特别是在职业道德方面,更应该做得好些。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著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面临社会各种诱惑时,坚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操守,决不三心二意、误人子弟。因此,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正确处理各种道德关系,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人民教师还应该有自觉的学术信念和生活信念,能够深刻认识学术和学术研究的价值,认识不断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重要性;坚守学术追求,不为各种名利所诱。同时用自己的人生信念和追求,向学生展示人生的内涵。

  师德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河北省邯郸市一中高级教师 肖波

  师德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格、人品和价值观问题。高尚师德的核心内涵就是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责任心。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热爱学生等等高尚师德的表现都源自对学生、对事业的热爱。

  师德问题既是一个“个人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是当今各种社会价值观、价值取向的折射和反映;师德建设问题,既是一个当前的热点问题,又是一个长远的问题。任何企图通过简单的几个文件和规定来使师德状况迅速改善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在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的同时,还应重视教师选聘中存在的重才轻德倾向。因为道德层面的素质难以表露和考查,这就要求我们把目标定在整体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上,于是在师范院校中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在全社会开展尊师重教宣传活动的大环境下,教师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必将加强对自己的道德自律。

  《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19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