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评聘结合 创新教师任用机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09月 22日 浏览: 打印
编者按

  近日,人事部、教育部在吉林省四平市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试点现场座谈会。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教育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充分肯定了吉林省四平市一年来的试点经验,认为这项改革由政府牵头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取消任职资格评审,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和合同管理,实行评聘完全结合,扩大了学校的用人自主权,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向转换中小学教师任用机制迈进了一大步,是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大胆实践。同时座谈会认为,评聘结合改革更加注重了教师师德水平、专业素质、工作能力、业绩成果和现实表现,进一步加大了对教师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的权重,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报今天编发座谈会发言摘要,以便读者了解四平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

试点成功源于科学求是态度 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 吴文昌

  组织开展四平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有很多感受和体会,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大胆创新,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深入推进职称分类改革的进程中,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以及各职务系列的评价要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必须破除“等、靠、要”思想的束缚,敢闯敢试,大胆创新。改革只要有利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评价的社会化、科学化标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都应该大胆地尝试和探索。

  第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一是此项改革自始至终都得到了人事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二是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改革工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此项改革列为全省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三是四平市委、市政府对改革进行全方位督导,将此项改革由部门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极大地优化了改革的环境。

  第三,地方人事、教育部门通力协调、密切配合,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职称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职称工作统一管理的政府人事部门,既不能怕“放权丢利”,也不能“孤军深入”。这次改革试点工作涉及到省市县三级人事、教育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省人事厅、教育厅作为改革的宏观指导部门,我们既加强指导和工作调度,又充分调动市县政府人事、教育部门和各试点学校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合各自实际、富有特色的改革竞聘办法。遇到问题共同研究,协商解决,做到了上下级纵向“合心”,各部门横向“合拍”,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第四,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循序渐进的工作步骤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改革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思想。这次改革中我们选择了在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首先启动,在教育改革基础较好的四平市率先进行试点,采取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办法,既积极改革,又保证稳妥,统筹考虑改革的力度、推进的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

  第五,制定公正、公平、公开的配套措施和办法,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改革中各聘任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省以及四平市制定的相关政策规定办事,遵照各县市区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在工作中严格工作程序,细化工作步骤,一步一公示,一步一公开,不留死角,不落步骤,确保改革的每个操作环节都公开、透明、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原则,改革做到了真正的公正、公平和公开,从而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改革必须处理好几对关系 吉林省教育厅厅长高校工委书记 李军

  我省进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评聘结合”的改革试点意义非常重大。如何对待改革,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校长和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要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必须要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因为它关系到教育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一定要注意处理和解决好几个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推进,又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到社会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承受能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在改革的进程中,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深化改革,又要保证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事业的发展。

  第二,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校长和聘委会的关系。教师职务“评聘结合”实际上是把教师职务聘任的权力交给了学校,交给了学校聘委会,因此必须要合理定位校长和学校聘委会的工作责任。聘任权决定着每一位教师的职务和待遇。聘任权要得到有效制约,要切实保证符合条件的教师得到聘任,不符合条件的教师不能聘任,受聘成功者一定是那些师德水平高、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教师。因此,要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保证教师评聘和考核工作自始自终在民主监督下进行。要求校长必须公道、正派,评聘过程不能搞“暗箱操作”,而要搞“阳光工程”。要由学校聘委会根据评议考核结果,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选。校长根据聘委会的决定,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第三,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聘任与考核的关系。教师职务“评聘结合”使评聘教师的依据由评审任职资格变成了综合考核,实行任期合同管理,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由一评定终身转向岗位竞聘,职务能高能低,待遇能多能少。因此说,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严肃认真地做好教师考核评价工作。按照聘任制的要求,严格学年考核和聘期考核,要重点考核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实绩。必须坚持师德标准一票否决制,避免职业道德有问题的教师获得与身份不相称的职务。

  第四,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教师职务“评聘结合”工作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人事、教育、财政、监察等部门共同承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与这些兄弟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合作,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齐抓共管,相互补台,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切实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第五,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特别是向农村中小学倾斜的关系。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在整体推进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向规模小、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倾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要适当增加乡村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职务的岗位数额,鼓励城镇教师向乡村中小学流动,要坚持城镇中小学教师聘任高级教师职务应该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经历的制度。

评聘合一 教师是最大受益者 公主岭市杨大城子一中教师 王秀波

  作为多年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们既是中小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的参与者,又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下面我从一个教师的视角,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开展中小学教师“评聘合一”改革之初,我们教师还是有些思想顾虑的。比如说改革的政策能否真的落到实处,竞聘岗位是不是走形式等,而教师也因为自身所处的位置不同,想法不同。老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不愿意改革,而青年教师比较愿意改革,工作突出能力强的则欢迎改革。而2003年已取得相应资格的教师则反应激烈。

  但通过学习“评聘合一”改革政策,使我们逐渐理解了“评聘合一”改革的意义和目的,了解了“评聘合一”改革的程序、办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大家以端正的态度积极投身到“评聘合一”改革工作中来。

  学校制定的改革实施方案充分吸纳了我们老师的意见,是经过了全校老师认真讨论后综合而成的,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权力,保证了我们教师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表决权。由于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也使方案具有了强大的群众基础和权威性。方案突出了活的部分,突出了能力和业绩。这次学校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了“一评三考”占竞聘成绩的40%,而一评三考又是教师德、能、勤、绩在一年工作中的真实记录和客观评价,它把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和业绩有效地结合起来,每位教师只要努力工作、业绩突出、基本条件具备,都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凭自己的业绩参与竞聘。

  同时,“三公”的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次“评聘合一”改革,教师的最大感受是公开、公正、公平。学校聘委会严格按程序操作,全过程阳光操作,真正为教师搭建起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广大教师对竞聘结果心悦诚服。

  由于是同校教师之间竞争,互相之间十分了解,做不了假也不好意思做假,同时这种竞聘机制也使校长受到了约束,要想把竞聘工作做好,把学校搞好,必须一碗水端平,所以校长带头顶住不正之风的干扰,说情的不好使,做假的不管用,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竞聘氛围。

  这次评聘合一改革减化了手续,不收任何费用,每个教师可节省评审费用500余元,使教师真正得到了实惠。更主要的是做到了优者上,真正形成了激励导向。

  首次“评聘合一”改革结束后,我校广大教师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工作积极性极大提高。教师们严于律己,充分发扬师德的表率作用,工作上努力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每一节课,面对每一位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学校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这些都是实施“评聘合一”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

试点成功源于积极创新 四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兰宏良

  四平市的中小学教师评聘结合试点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主要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评三考”为改革奠定扎实基础

  “一评三考”是对教师的一种评价方式,在2003年由我市首次提出并实施。它是考核评价人才德、能、勤、绩四要素,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创新运用,它包括师德评价、专业素质考试、教学过程考核、教学实绩考核,比较好地解决了对教师的综合评价问题。对教师的评价开始尝试由重资历、重学历向重能力、重贡献转变。“一评三考”强调结果的运用,使教师聘任、岗位调整、晋职评优等有所依据,实施以来全市共有632人被黄牌警告,有91人做待岗处理并按70%开支。可以说“一评三考”的探索和实践为学校评聘教师提供了客观、真实和公正的依据,为评聘结合改革的实施提供了组织经验。

  协调配合 为改革成功创造了条件

  实事求是地说,推进评聘结合改革,人事和教育部门的心态是很复杂的。为使改革能更顺利、平稳推进,市政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分工协作,环环相扣。编制部门核准编制,人事部门核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教育部门确定竞聘岗位数额,学校落实具体竞聘岗位并组织实施,财政部门对竞聘上岗人员核拨经费。部门间平等协商,积极沟通,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及时妥善地解决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改革工作的顺利完成。

  大胆创新 为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虽然改革有国家和省里政策的支持,但具体工作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规定,我们没有等、靠,而是在大的政策指导下结合实际进行积极的探讨,使改革中遇到的难题都较好地得到了解决。一是职称制度的衔接问题。改革中有三种职称制度需要衔接,即1986年至2003年的聘任制度、2003年的评聘分开制度和现在进行的评聘结合制度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新人新政策,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对2003年前实行聘任制度的人员仍然执行原有的管理办法;对在2003年实行评聘分开中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未聘任的人员,采取与2004年符合条件人员共同竞争上岗的办法;2004年符合竞聘条件人员执行改革新政策。考虑到2003年取得资格人员与2004年竞聘人员情况的不同,在同等竞争条件下,我们规定优先聘用已取得技术资格人员。二是岗位设置问题。我们要求,岗位设置必须从严,空岗不能全部设满。我们认为岗位一次设满,不利于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三是学校间岗位不均衡的问题。虽然我们测算每个参改单位平均有20多个空岗,但在实际中分布不均衡,有个别学校和单位中、高级专业岗位全部满岗。为促进教师向农村、向教学薄弱学校流动,我们打开校际间封锁,允许跨校竞聘,通过促进教师流动来解决教师分布失衡问题。

应对挑战 探索求进 伊通满族自治县教育局

  实行“评聘合一”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一些关键环节,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概括起来有下面几项:

  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分层成立了改革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织。县里成立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人事、教育工作的两位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制定方案、监督指导等项工作。教育局成立了校长聘委会,负责副校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乡镇教育干部的聘任工作方案的起草及组织实施工作。各学校分别成立了教师聘委会,负责本校教师的聘任工作。各校的聘委会人数不得少于7人,聘委会人员中一线教师不得低于50%。聘委会成员采取无记名差额投票选出。

  精心组织,科学制定方案

  首先是科学制定全县整体工作方案。总体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定了评聘范围和竞聘条件,对改革的程序和时间做出了具体安排。既兼顾了老、中、青各类竞聘人员的利益和愿望,又考虑到了竞聘人员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其次是分类指导各聘委会制定具体的竞聘工作方案。各聘委会根据县里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各具特色的竞聘工作方案初稿。

  规范标准,公正考核

  实行“评聘合一”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至关重要。只有考核标准客观规范,考核过程求真务实,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才能决定竞聘人的取舍。在考核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素质(包括教龄、学历、任职年限、行政职务等);二是“一评三考”结果;三是工作业绩、竞聘演讲及民主测评等。其中,“一评三考”的结果所占比例最大,分值最高。

  加强监督指导,有错必纠

  县“评聘合一”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了业务指导组和监督检查组,强化对改革试点工作的全程管理。业务指导组由人事局负责同志牵头,监督检查组由监察局负责同志牵头,两个组还邀请县人大、政协、纪委的同志一道,经常深入各聘任单位进行指导、检查、监督。教育局还组建了四个巡视指导组,组长由副局长担任,成员由机关主要职能科室的科长和业务骨干组成。四个小组分片包保基层学校的改革试点工作。各巡视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每周集中两天深入基层学校督查指导,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指导纠正学校在某些环节上的不当做法,发现总结和推广各学校好的经验。通过及时的沟通和反馈,使县里能够全面掌握基层工作状态,确保了改革工作的平稳顺利进行。

转变观念 优化服务 吉林省梨树县人事局

  在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中,我们深刻地感到,要想使改革得到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部门须妥善把握好改革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解除顾虑,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评聘结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试行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是继专业技术职称套改、评定、评聘分开等几项改革后的一项重大改革。就县级人事部门来说,我们有一个从思想误区步入积极、自觉的过程。就思想观念来讲,一是存在失利丢权思想,认为这项改革,会使人事部门的职能弱化和部门利益损失,二是有求稳、怕乱思想,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改革势必涉及各方利益,担心会引发上访,影响全县稳定。针对存在的这些认识问题,我们首先提高对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工作的认识。通过学习,认识到试行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这项改革,是人事部门转变职能,从权力管理型向提供服务型转变的需要。改革有利于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城乡中小学校的生机与活力;也有利于推动中小学校人事管理的法制化和科学化。评聘结合是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理想选择。

  科学设岗、认真确认,促进评聘结合可持续进行

  试行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人事部门的工作任务不是减轻了,实际上在岗位管理、资格确认、宏观指导等方面对人事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里决定,在这项改革中,政府人事部门要按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权限,对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实施岗位管理,职务聘任必须在编制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核定的编制及岗位数额内进行。按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有关规定,我们对各中、小学学校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进行了重新核定,始终坚持按单位类别科学设岗、从严设岗。并比照评聘结合前历年年度评审中、高级职务的数额,确定把全县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空岗数额的三分之一,用于组织竞聘。不把空岗一次设满,各学校中、高级岗位分别预留三分之二的岗位空缺,鼓励竞争。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待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密切配合,优化服务,及时处理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试行评聘结合改革,把用人权交给学校,人事部门简政放权,并不等于人事部门不管不问,而是要搞好宏观调控,强化服务。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同纪检委、监察局、教育局等评聘结合改革小组成员单位,分片进行监督、检查、指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按照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要求,指导各中小学校严格按规定程序办事。由于检查指导有力,各评聘单位认真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杜绝了不正之风,整个过程无一例上访发生。其次,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调查摸底,共同研究改革方案,共同检查指导,共同答疑,共同研究处理解决改革出现的问题。

精心谋划 确保公平 吉林省双辽市第三小学

  这次改革是一项全新的改革,涉及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为确保改革的平稳顺利,我们首先下了很大的功夫让群众掌握政策,宣传面达到100%,使广大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评聘合一”的转变,形成了人人积极参与改革的良好局面。

  在吃透精神和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我们更注重了对政策的把握,严格按程序操作。

  按章办事,在健全组织上下功夫

  为保证聘任工作的公平、公正、有序进行,聘委会成员的确定非常关键。除聘委会主任由校长担任外,我校其余6名聘委会成员候选人采取全体教师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推选8名候选人,再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差额投票产生6名聘委会成员。聘委会成员与本单位竞聘人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

  精心谋划,在考评细则上下功夫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工作,关系到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由此可见竞聘赋分的重要性。我们首先由聘委会制定草案,再组织全校教职工分组进行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征求每位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聘委会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集中梳理,对合理化的建议进行了采纳。由于方案充分征求并采纳了教师的建议和意见,使方案和竞聘赋分标准更贴近教师实际,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拥护。

  严格把关,在证件审查上下功夫

  按照竞聘赋分细则,申请人将向聘委会提交与聘任条件相关的材料原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个别教师由其他行业转入教育系统,教龄年限不好界定,同时各种证件五花八门,行政部门、业务部门颁发均有,而且论文出书真假难辨,给审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聘委会成员严格按考评细则逐条逐项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查,严把标准关。对荣誉证件一律看是否有教育行政部门印章;论文出书一律看是否是公开发行的刊物,花钱出书的均不予考虑。对不好认定、把握不准的及时请示上级教育部门,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竞聘人员。审核结束后,学校及时将审核结果在校内墙报上予以公示。

  确保公平,在竞聘演讲和民主测评上下功夫

  演讲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要求竞聘目的明确,对所竞聘岗位业务精通,对竞聘岗位有独到见解以及演讲思路清晰、大方得体等。演讲采用抽签定顺序,聘委会以无记名方式赋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当场打分,当场核分并予以公布;民主测评采取背对背打分,主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二十个小项进行,竞聘本人不参与划票打分,确保了评聘结果的客观、真实。

  实施“评聘合一”改革,使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教师们去外地,不去逛商店,都去逛书店。不少教师都在学习制作课件,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校连年在双线目标管理中被评为先进单位。可以说,这项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22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