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怎样塑造新世代学生领袖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04月 15日 浏览: 打印

编者按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领袖”?当今青少年能否担当起新时代的“领袖”?新的时代需要人们具备现代公民意识,他们要具有同情心,富有责任感,愿意为他人服务,等等。这是“领袖”应具备的素质,也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近日召开的田家炳基金会“21世纪学校德育发展路向”研讨会上,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的学生领袖培养计划,会对大陆的学校德育有所启发。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雇主招聘毕业生时最着重的前六项技巧,都与领导才能有关。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领导才能的年轻人,而培育工作则需要从中学开始推行。向来着重品格和教养的传统教育,应该开始探索如何培养出新世代的学生领袖。

  新世代“仆人式领袖”:面对世界苦难

  由于香港的新一代生活于较富庶的环境中,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并且失去了生命的坚韧,年轻一代变得脆弱,以自我为中心。要维持香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教育工作者除了要着重对青少年进行信息科技及专业技能培训外,也不能忽视学生工作道德、价值观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训。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苦难中,香港未来的领袖需同时兼备扶助弱势群体和服务他人的素质,这被学者称为“仆人式领袖”(Servant-Leader)。

  师生关系:无意降低了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

  为了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学校要有效发挥学生的领导能力。2003年,仁爱堂田家炳中学特聘相关咨询组织对本校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多年来在学术成绩及校誉方面已做出骄人成绩,而学生的个人素质有待发掘和提升。

  学校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师生关系良好,教师认同学生领袖培养的重要性。只是,教师在学生活动各方面的善意介入,却无意中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学校的另一优势在于采取多元化发展路线,大大增加了学生活动的数量和类型。与此同时,每个学生组织都设有干事职务。但是,由于高三学生较为成熟,兼任的职务增加,反而减少了对会务的专注。而低年级同学参与学会事务的空间减少了,加上高年级没有主动带领低年级同学参与,结果影响了彼此的信任,甚至影响了学生会的威信。

  基于报告的分析和建议,学校需要有计划地推行薪火相传式的学生领袖训练计划,使学生的领导能力可以持续发展。

  学生领袖培训计划:以“生命影响生命”

  为了在校内更有效地推行学生领袖训练,学校邀请有关组织为全体学生领袖举办了“薪火相传”学生领袖训练营。薪火行动就是要以“生命影响生命”,学习贡献的艺术,鼓励学生互相扶持和互相学习,互相成为对方的榜样。“被侍奉者”最终也会有机会成为仆人式领袖,并将服务文化带到低年级。学校在推行整个训练计划时,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提升领袖意识(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

  目的是让参加者了解领袖素质,让老师了解系统思维的特点并了解校内学生组织现况及发展方向。

  本阶段由校内初三至高三的学生领袖参与,并包括教师培训。学生领袖训练活动内容包括三次青苗营及四次领袖训练工作坊。另外,为全校老师及核心小组老师举办工作坊。

  第二阶段:互动阶段(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

  目的是协助参加者进展到探索及互动的层面,并通过实践令意识具体化。由老师协助改善校内的学生组织结构,以配合整体的学生组织发展。通过校友的介入(过去的学生领袖)为薪火相传增添动力。

  开展的活动有,由学生自发筹办社区服务、在校内担任学生组织的领袖、协助带领青苗营及校内新一届领袖训练计划(TKPI)。学生领袖既作为义工带领小组活动,也作为低年级领袖的榜样及经验分享的推动者,以此实现经验的薪火相传。此外,引入校友组织YUP(YourUnlimitedPower),为校内学生领袖提供额外的训练。

  另外,建立新的教师核心队伍,进行有关如何融合校内不同学生组织的培训,并咨询全校老师及各学生领袖的意见,建立一个新的学生组织结构,使学生会能更有效地统管全校学生组织,并逐渐发展为参与校本管理的组织。

  第三阶段:整合阶段(2005年3月开始)

  目的是让参加者将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与个人的知识整合及内化,并再发挥出来。

  开展的活动有,在校友的协助下,学生领袖带领校内新一届领袖训练计划的学员举办新的学生领袖培训。

  初步评估:建立了更融洽的校内文化

  领袖培训计划正在对第二阶段中的一些项目进行评估,同时,进一步反思第一阶段的结果。参加者在第一阶段的人际关系、相处技巧及沟通技巧上都有良好的发展,只是在领袖的知识及信息、态度及意志与渴望、决策及推论与批判性思想这三个层面上稍显不足。

  在第二阶段,让曾经担任学生组织领袖的校友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经验并提出建议,弥补了第一阶段的不足。

  总之,师生都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训练活动围绕自信、沟通、承诺及贡献为主题,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深深感受到同学及义工的支持和鼓励,因而对计划有很高的投入感及归属感,并进而引发个人的突破及校内组织的发展。

  从学员的校内表现看,他们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提升。在校内学生组织的发展上,来自不同级别的学员在活动中结下了良好的友谊,加强了不同级别间的联系,跨学会活动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同时,学员加强了对学生组织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学员间接影响了身边的同学,同学们的主动性整体上有所加强。

  对老师的影响

  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老师将组织工作交给他们负责,学生的自主空间因而增加,老师也减轻了负担。

  另一方面,培训计划也促使校内建立了更融洽的文化。通过活动中的分享,老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除了学业上的沟通外,有了更多感受上的分享,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老师与老师之间亦然,通过互相支持,改善了工作分配,工作更有效率。

  《中国教育报》2005年4月15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