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请让孩子自由涂鸦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10月 31日 浏览: 打印

  美术教育发展至今,其对心理功能的开发训练逐渐被关注。作为美术教师,你在向学生教授绘画技巧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因此,不管学生的作品多么不符合你的要求,你都应该克制住情绪,并尝试着对自己说——请让孩子自由涂鸦。

  幼儿从最初接受美术训练,逐渐学习一些绘画技法,到最后能够借助某种绘画材料以多种绘画技巧表现思想,是一个艺术发展的过程。表面看来,美术教育者帮助了学习者的艺术成长。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过程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那就是潜在于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心理发展过程。

  在过分强调技法学习的课程中,心理发展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不同发展时期的学习者具有与其心理发育阶段相应的特点,知觉、情感、意志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了解学习者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其与之相匹配的心理特点,就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2-4岁的孩子的绘画处于涂鸦阶段。涂鸦的意义在于从被动的经验中获得满足。肌肉的动作虽不协调,但体验动作与痕迹的联系给幼儿非同一般的欣快感受。因此,这时教授正式的绘画技巧无异于将孩子逐出感觉的乐园。

  无论是随意的涂鸦或有控制的涂鸦、命名的涂鸦,都需要动作与视知觉的共同参与。在反复多次的涂鸦中,孩子以最初的方式感受着世界,表达着自己。任何言语和呈现物的刺激都会干扰这个过程,因此教师不要鼓励孩子画出可辨认的物体,否则会带来感知力发展的“夹生”现象。

  一位称职的教师或照管者要鼓励孩子进行新的思考,如孩子指着自己的画说:“这是妈妈和我上街买菜”,可回应:“让我看看妈妈到哪里买东西?”、“你帮他提篮子吗?”、“你提篮子的哪个部分?”

  实验证明,绘画表现从某个角度反映出心智的成长状态。弱视的儿童在视觉上也缺乏安全感,生理健康的儿童的绘画力量活跃,线条粗犷。性格纤弱而胆怯的孩子使用的线条雅致、柔软,意志力强的儿童表现出线条强劲有力,涂鸦定型反复即代表着情感的闭锁。绘画中如有节点或不连贯的线条,可能表明儿童停下笔来留心别人。富于创造性的儿童涂鸦时专注、不受干扰,很少观看邻座,很少发问、质疑。

  绘画发展的前形化阶段发生在4-7岁。此阶段模仿简笔画会使想象力被封杀,因为形被强加给孩子,而非来自于孩子的自我体验。当画面上房子的形被固定下来时,在心理层面上,感知的探索和情绪的表达也就随之僵化了。

  此阶段意义在于建立思考与表现物之间的微妙联系。涂鸦与动作的联系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有意义“形”的出现。幼儿以主动知识为主,只表现最关注的事物。如何传输被动知识是教育意义之所在。教师要透过绘画创作,将学习者个人经验催化为被动知识。好的美术教材的内容组织一定是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并以此为根据。绘画元素开始形成,如圆圈代表人物头部。没有发育成良好的空间感,色彩关系由情感关系来决定,常使用非现实色彩。

  此阶段心理发展特点是通过自我建立与环境的联系,要充实自我积极知识,可借助个人的经验而达成。要求画“嘴”或“牙齿”时,不妨先发些糖果刺激有关的部位,鼓励个体充分体验,然后再回到绘画中。

  教师可选择一些鼓励空间感形成的题目,有利于填充思维与执行认知动作之间的鸿沟,如《我和洋娃娃在房间里》、《寻找丢失的铅笔》、《我的生日晚会》等,都可以帮助学习者以个人经验为基础,扩建感知范围,并建立其间的联系。

  透过绘画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创造性有所成长的儿童会毫不犹豫地画出自己的想法,不受外界的影响。智慧有所成长的儿童,倾向于用细节表达积极知识。提高儿童的情感学习,可以鼓励儿童在想象的空间,把情感体验投射出来。

  适当的指导会建造心灵,不妥的干预会伤害孩子。教师过度挑剔儿童绘画呈现的爱、恨、热情、伤感等情绪投射的物象,会使儿童失去探索新事物的动力,最终的效果是使得儿童认识到,通过绘画真实、充分地表达情感是不安全的。而这种影响会一直延续到成人阶段。面对孩子不尽如人意的绘画作品,教师应以更多的开放性问题建立与孩子的沟通,如“我看到你把小兔画成红色,你是怎么想的呀?”、“说说看,画这片蓝色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如果你可以飞,你会飞到哪里去?请你画出来好吗?”、“你画的画很有趣,告诉我你最满意的是哪里啊?”等等。

  形化阶段出现于7-9岁,这是客观色彩初步形成的阶段。儿童天生的空间概念及对形概念的重复欲望,使得儿童成为天生的设计家。虽然此时期的绘画表达具有韵律感,绘画语言的重复使用赋予作品设计的属性,但有意识地按照步骤教授设计原理,很可能摧毁儿童自发性创作。

  此阶段的意义在于学习用形来表达环境中的任何概念。形所联结的意义固定下来,具有不变的内容。儿童从完全自我的状态过渡到与环境合作的状态,绘画内容从“有个人”到“人在街上走”。此时,个人认为重要的部分在绘画中经常被夸张,被省略的部分则往往是受压抑的部分,有感情意义的部分会被改变,空间的改变受感情的指使。如儿童画自己时,若经常画个不相称的大书包,有可能表明目前对书包的渴望;所有关于爸爸的画像,都有密密麻麻的胡须,这很可能来自于被爸爸胡子扎的经验;而自画像中那些被省略掉的身体部位,很可能是得到的爱抚不足造成的;画学校时只画了操场,则可能是儿童对其他的学习场所感受消极。

  虽然此时期的绘画表达具有韵律感,绘画语言的重复使用赋予作品设计的属性,但有意识地按照步骤教授设计原理很可能摧毁儿童自发性创作。用“漂亮画”或“标准方案”诱导孩子的艺术趣味,多半只成就了教师的私人创作愿望,而未能推动源于自我的创造力。反复使用几何线条表达的儿童,将会固着于主观感受里,缺乏开放的心态与适应环境的能力。颜色明朗、样式丰富的画面,意味着儿童聪明活跃、情感充沛。

  绘画发展的第四阶段是伙伴关系期,发生在9-11岁,伴随着智力的高度成长。教师要注意避免儿童的照相式的模仿,从而丧失体验自身经验的机会。古怪的色彩不伤儿童,由此而来的批评会干扰儿童。

  这个时期的儿童受智力迅猛发展的影响,空间知觉形成了,不再满足于描绘感受中的世界,注意到光线在物体上效果的改变,觉得有必要把物体、人物和环境加以特征化,尝试写实的画法。教师要注意避免儿童照相式的模仿,从而丧失体验自身经验的机会。对色彩关系敏感,但使用色环会摧毁自发性,这会让他认识到靠自己的直觉是不安全的。唯一发展色彩意识的是强调儿童对色彩的反应,越有情感意义,体验就会越深刻。古怪的色彩不伤儿童,由此而来的批评却会干扰儿童。

  为此,有智慧的教师可以不断地发问:“在公园里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外公冒着雨来接你,你的感受怎样啊?”、“妈妈拥抱你时,你的心是什么颜色的?”、“画出一个人走夜路的你”、“和同学在一起春游时,空气是什么颜色的?”

  与此期相伴随的心理发展线索是,儿童发现了“社会独立感”,以及在群体里更有力量、更快乐,对集体的依赖增强了,是群体的一分子还是旁观者影响着孩子的自尊。密切监视和过频干预不但剥夺了孩子自发创作的乐趣,也毁坏了儿童最初的社会模型。教师可以从建立绘画世界里的社会模型着手,帮助儿童非虚拟的社会支持系统。学生受写实技法的限制,没能把物品描绘得足够相像,很可能由于气馁而逃避以后的创作,教师适时鼓励就变得至关重要。

  模拟写实阶段发生在11-13岁,这是从幼年走向成人的关键时期。此时一切出自于艺术发展的指导与评价都会印证在心理发展线索上,对作品的评论在学生听来都是对他们个人的赞许或批评。

  在此阶段,青少年自然表现的最初概念开始形成。他们开始关心衣服的褶皱细节、肢体的弯曲特征、受光与阴影。认知模式分为两类,视觉型和非视觉型。对于视觉型儿童,不同环境下色彩的变化吸引他们注意力,吸引他们的就是最佳的艺术刺激,越来越关心美的机能。对于非视觉型儿童,色彩与环境具有情感意义,可直接运用材料的机能。建议以人物、空间、色彩为主拓展艺术创作能力。亦可摆放静物,使用模特,探索角度不同带来的明确意义。选择主题时注意考虑动态的表现,如想象动作(农妇在暴风雨前回家、在街上工作的人、打猎的情景);模特姿势(妇女在擦洗地板、因工作而疲劳、举起重东西);比例(摘取树上的苹果、坐在树下);色彩(秋天的风暴、心情的介绍、印象)。

  这是从幼年走向成人的关键时期,随认知能力的飞升,情感也发展起来,具有体验经验的能力和体验环境的能力,能够用色彩将心情特征化。教师需要很好的专业品质才能带领学生在丰富的视觉艺术世界中找到自我的价值。

声音 美术不再是副科

  美国宾州大学艺术心理学家罗恩费德曾在他的专著《透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提出,美术教育应该是“透过美术的教育”,要告别单一追求技法的教学,应依据青少年发展的各个不同心理阶段,选择合适的艺术材料,组织恰当的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注重透过整个的艺术过程,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健全的人格。透过美术教育,教师和学生收获的不应仅仅是技巧,而应该是对自身发展的全方面的了解和把握。

  在我国,很多教育者和艺术家们都认识到了艺术在教育中的功效。艺术不但能表达感情,提高创造力,而且还可以增强人的洞察力、理解力、表达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尽管如此,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帮助个体获得艺术经验,并由此推动全人的成长,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教育者仍需作出更大的努力,才能真正使学生从艺术经验中不仅学习技法,还要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学习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而促进心智的成长。尽管教学科研人员在此方面已作出了诸多的探索。但由于我们的整个教育系统建立在对词语和数字的研究之上,对视觉、视知觉对心智成长的探索还远远不能够给学习者变化着的要求带来满足。

  艺术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传统上认为艺术是感知的。感知的之所以被鄙薄,是因为在一般人的心里,感知与思维是不同的东西。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到语言和数字上,教育同绘画的血缘关系就会渐渐冷却和消失。美术被降为随意性的副科,在课程设置上,这门实际上被每个人都看重的科目占的时间愈来愈少。

  只有在幼儿园中,儿童的学习才可以靠感知思维来进行,美术教学的作品尚能保持感性、真挚、创意。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孩子们观看某个形状,然后按照自己的感受制作物品。然而一旦告别低幼年龄,孩子们获得接受感知训练的机会就越来越少。特别是当考试的关键时刻,很少有哪一所学校为艺术科目留有一席之地,给予充分的实习时间。至于大专院校,艺术课程的开设就显得更加不足。整个教学中,右脑模式的启用就被左脑主控替代,而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位置。社会对于美术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绘画被看作是一种获得娱乐的技艺,而不是训练心智的媒介,或只是心理放松的手段,而不是建构健全人格的特殊工具。

  美术教育注重左右脑模式的共同开发,这是我们推行的艺术教育的目标所在。教育者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学习心理、学习者心理发展阶段以及作品的视知觉体验等要素,无不需要研究者站在新的高度审视美术教学到底给学习者带来了什么。美术教育的目标不应仅仅受限于学习者技法的成熟,而应以绘画创作为介质,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基础,全面塑造学习者素质。教育者要借助美术教育,不仅帮助学生艺术地感觉,还要帮助他们科学地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认知活动。

透过绘画实现无痕教育

  为画出“漂亮画”而展开的课堂,是浪费教育资源和心理成长资源的。对于色彩异常的作品大加指责是有伤心灵的。我们推崇的美术教育是“透过艺术的教育”,而不是为绘画而绘画的教育。

  通过绘画反映心理世界的需求至少有如下特点,首先其过程是安全的、模拟的,不当的粗暴行为不会导致真正的伤害。其次,可供审视和回顾,积累的作品以供日后的研究,可以帮助绘画者反观自身成长过程,以便修改不足之处,面对问题坦然应对。再次,提高审美趣味,当学习追求美、辨识是与非时,有些不良的行为就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最后,交流方式是迂回的,孩子成长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的批评未必奏效。但在营造得恰当的气氛中,借助绘画作品内的人或物,教师可以将正确的操行标准传授给学生。

  借助美术教学可以满足发展中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对某个阶段有着特殊心理需求的学生,适当的选题会带来特殊的心理效应。

  比如,对于贬抑需求高的学生,可以通过画“英雄”、画“坏蛋”。并让英雄和坏蛋之间对话,引导他们释放对于成长的心理上压力,“英雄”也要道歉,“坏蛋”也愿意和解。这样的练习,调整情绪反应的阈值,提高学生面临人际困境时的应对弹性。

  攻击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对于活泼多动的、成长中的儿童,攻击性很可能导致欺辱行为,伤人或损物。教师可以让孩子画一场战争,再绘声绘色地加以讲解,无疑将攻击性的力量引入了一场安全快乐的“纸上谈兵”。也可以带领团体绘画,分小组扮演“我方”和“敌方”,男孩子把所有的“兵器”都派上用场是很快乐的,女孩子“参战”也需忘我地全身心融入其中。然后,教师与学生分享“激战”后的体验,使亢奋的情绪宣泄到适当的地方。

  自主的需要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必要,表现为有蔑视权威的倾向,抗拒来自于教师或家长过多的干预或束缚。有的老师对有“逆反”情绪的孩子束手无策,殊不知,他们正在借助这样的心理演习,成就日后使用的独立面对世界的应对模型。没有学会充分的自主能力,在未来的人生中不免会过度依赖,过分以自我意见为主的孩子丧失一些有意义的告诫。

  在美术课上,画什么、如何画、用什么画等,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决定,这不仅仅是完成一幅作品,更是一次练习自主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才能学会在行动前周密思考,系统性决策。

  逃避伤害和受辱的需求源自我们的生理心理本质,在优越的现代物质条件下,这方面的需求很少得到满足,很多场合下人群显得骚动不安。潜意识层面的逃避疼痛、疾病、危险和身体伤害,逃避失败、羞辱和嘲弄,逃离危险境地的需求会使得团体气氛失去控制,教师陷入尴尬境地。如果透过绘画,模拟一场灾难发生的被控制的场面,让孩子展开想象去设计一场“劫难余生”的幸存,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感到生命的宝贵,珍惜时间,热爱生活,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生存技术,将这种需求升华为临阵不惧的态度。

  养育的需要会体现在对宠物的喜爱上面,画出各种宠物,包括想象中的宠物,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可以培养爱心。教师可以给出题目《我和我的宠物》,然后描述宠物的样子,学习使用各种词语,分享爱护宠物的经历,学习把爱的感动转化为爱的行动,增强爱的能力。这个题目可以画系列作品,分别按宠物成长阶段、与自己的关系、情绪的变化、四季的样子等角度创作多幅画。

  孩子对游戏的需要很强烈,他们有放松和自娱的天性,寻求消遣,喜欢逗乐,严肃和紧张的课堂令他们感到不安。在宽松友好、充分尊重个人的气氛中,用绘画表达自己,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孩子的特权。为画出“漂亮画”而展开的课堂是浪费教育资源和心理成长资源的。对于色彩异常的作品大加指责是有伤心灵的。我们推崇的美术教育是“透过艺术的教育”,而不是为绘画而绘画的狭窄思路。绘画的过程最可能实现“无痕”教育,寓教于乐的原则在美术课上有直接的体现。

  一个好的美术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的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发现最优的教育契机,为学生带来知识、技能和新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全新理念的美术教育来临之际,让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注重健康人格的建造,让美术教育真正服务到孩子的心灵。

专家解读孩子绘画作品:画得不像又何妨

  【情景一】


  美术教师:在课上,我要求大家画一个房子,大家都照着去做了,只有小翔不听,他不按我要求的画。我走过去劝他,他也不理会,一个人埋头画,也不理其他小朋友,你看,其他小朋友都画得很漂亮,只有他,一次一次只画这样的内容。我真拿他没有办法。

  专家点评: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绘画过程比成功地画出什么更加重要。学习使用绘画材料,把绘画当作语言来表达自己,这个过程才对孩子有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激发会有所进步。他们的小肌肉还不能做到与想法相协调,太多在内容上的勉强都对孩子不利。透过孩子的眼睛让他感到动作与画面的痕迹有联系,这样的乱涂乱画对孩子来说,是个神秘的过程,是心智被启动的过程,画得像不像,还不是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绘画过程顺利完成,就相当于心理发展也是顺畅的,那是一条看不见的线索。绘画实际上是一种介质,画什么,尺度可以宽一些。

  【情景二】

  外婆:隔壁的小虎和芳芳是一起进绘画班的,人家画得好极了,画的房子和真的房子一样,咱家的孩子呢,一直都在画这些乱七八糟的线,要不然专门请个家教,画得不像样子看着也不高兴啊。

  专家点评:最初画画,大人不要过多地干涉,要鼓励孩子充分地涂鸦。绘画过程不仅仅是个学习技巧的过程,而且是个孩子借此观察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太过功利的态度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我们要做的是,先让孩子喜欢画画这个活动,画好是下一步的事。操之过急就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情景三】

  爸爸:画画本来就是玩,很简单,买本简笔画,照着画不就行了,照猫画虎总没错吧。

  人家叫怎么画咱就怎么画呗。省得老师不高兴。以后又不当画家,差不多就行了,干吗这么累呀?

  专家点评:没有您想象的那么简单。简笔画限制了孩子的观察,剥夺了孩子自己探索的权利。这个年龄的孩子观察事物,有独特的眼光,因为他们还没有受大人的固定模式的影响。应该放手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感觉,孩子的创作往往让大人震惊,颜色不对也没关系。因为颜色不对就遭到批评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可就大了。绘画的过程对孩子的素质培养很有价值,因为这是个让视觉、视知觉、审美等都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种高级的学习过程。从这一点上来讲,简笔画根本就没有办法与充分体验后自由地画画相比。想好了的一幅画,如何组织在画面上,是个复杂过程。再者说,和大伙在一起画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学习,孩子可以通过与其他小伙伴建立友谊关系,来学习社会适应。

  【情景四】

  妈妈:孩子最近画画时,小嘴总是不停地嘟囔,有时显得高兴的样子,有时有点并不高兴,可还是不停地自言自语,一边画还一边自己做些动作,好像和绘画内容有些联系。您看,就是这些画,满是线条,每幅画都差不多,和他说话他也听不进去,这是怎么回事?

  专家点评:孩子画画有时是在表达一种情绪,要给他一个宽松的气氛,要鼓励他尽情地使用颜色,要给他一些轻松的回应。从画面上看,线条很流畅,孩子一边画一边体验其中的情绪。在孩子的内心,正在上演着一场有趣的节目,他肯定是陶醉在其中的。成人不要打断他的“内部游戏”,否则孩子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不按规定画画就会招致训斥,久而久之,孩子对绘画就会失去兴趣。大人看一场球赛时也不喜欢有人打断的。不要按成人的想法过多干预,要让他感到这样的表达是安全的。画面的样子充分说明,孩子喜欢这种情绪体验,他在一次次地体验其中的乐趣。

(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 孟沛欣)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31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