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English

职业认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心理基础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 04月 10日 浏览: 打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西奥多·舒尔兹(Theodore Schultz)发现,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农民更容易接受新的技术,尝试新的工艺。舒尔兹将这种能力定义为“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通过对美国30年人口与经济增长的数据的分析之后,舒尔兹得出教育会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并将教育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其中主要是教育引起的、固着在人身上的、改善人的生产率水平的因素)称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对教师管理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应该说,不断提高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不断进行教师培训在许多时候成为教育部门解决教师质量问题的唯一路径。这个思想定势的形成和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转化为生产力(productivity)的过程自动化具有直接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对教师在教育和培训中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的过程的研究和思考。

  从现实角度讲,对教师生产力水平的微观层面的研究一直比较缺乏。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化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呼吁,逐渐转向教师专业化组织、教师专业化制度、教师教育体系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相对来说还是在非常宏观的层次上探讨,看不出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微观层次上意味着什么。而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将我们拉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微观视域,因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在微观层次上奠定其心理基础。

  有限的实证研究让我们发现了几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首先是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水平,对教育事业有较强的责任心。这和研究之初设定的教师可能更多地将教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猜测有较大差异。在许多人看来,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学本身缺乏创造性有很大的关系。但从初步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较高的责任定位、对学生的较高期望是导致教师挫败感的主要原因。教师们普遍将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对学生的“改造”上。如果能有更多的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获得成绩的大幅度提高、成功进入令人满意的高一级学校、品行方面有明显转变……教师就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学生身上能够察觉到的变化成为教师成就感的基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环境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组成的;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也是其先天基础、后天习惯、教师的教学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成长的不确定性使教师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有许多无奈的地方。

  其次,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学校层次上微观环境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有一颗难能可贵的责任心,他们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学生的认可。这表现出明显的内在激励特征,这和目前学校管理中以“监管”为主要特征的教学评价、考勤、公开课……管理方式有较大的差距。有许多研究认为,这种差距应该使学校管理者认识到要尊重教师管理的特点,尊重教师的内在激励机制,“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然而,“无为而治”并不是真正的“无为”。西方有一句谚语:“罪恶总在细节处。”教师职业内在激励的特点与管理的外在性之间的差距,不能以简单地抛弃外在管理为解决方案,而应该具体地思考适应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学校微观管理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与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相关,教师职业教育中是否要强调职业性和相应的职业精神的要求,而弱化教师教育教学责任认定中的道德性;是否要将无限责任转化为有限责任;是否应该将“改造”学生这种无边界的责任还原为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关的另外一个议题就是,在学校范围内如何实现知识的流动,进而奠定专业化的共同知识基础。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中国文官管理制度由于缺乏必要的工具和程序等微观基础,始终用道德代替制度对微观加以管理。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更多的研究不断加入,努力还原教师工作的职业性。

  《中国教育报》2005年4月10日第3版